交通出行
太极7,太极拳第七组动作
12个月前 (11-26)类别:交通出行
- 发布日期:2025-11-10 06:13:15
- 所属类别:交通出行
- 下载人数:4327
- 版本:
- 大小: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
太极7,太极拳第七组动作介绍
72式陈氏太极拳口诀
1、起势
亦静亦动两仪生,阴阳开合立身正,
气沉丹田周天转,不知不觉得真功。
2、金刚捣硾
金刚捣硾双手起,重心右移往后捋,
重心右移左脚上,双手转前向左挤,
重心左移右足上,拳击面门膝击裆。
3、揽扎衣
揽扎衣式招式奇,双手互转重心移,
忽灵右足右横上,右臂横扫敌难当。
4、六封四闭
六封四闭须放松,肩肘腕手显轻柔,
肩靠肘击都用上,占敌位前吾为雄
5、单鞭
单鞭一势最为雄,左象箭来右似弓,
要彼使劲来打吾,引动四两拨千斤。
6、金刚捣硾
接着又来二捣硾,以左带右巧换位,
肘膝松合猛震足,力点平稳不伤根。
7、白鹅亮翅
白鹅亮翅用劲巧,左右上下妙在腰,
右撑左按少定势,遇顶则丢劲要少。
8、斜形
除了单鞭是斜形,先左后右往下拧,
上擒下铲似进步,关键在于不丢顶。
9、搂膝
搂膝只在弹抖中,忽然下沉敌落空,
快速弓身抱他膝,前假后真要从容。
10、上三步
紧跟三步进敌身,步活裆圆劲要真,
右来左挡我右击,要点打击敌首根。
11、斜形
这次斜形不一样,遇敌出拳吾旋裆,
左臂内弧横截击,迎手劈掌最为上。
12、搂膝
忽然弹抖用搂膝,身体下沉抱腿走,
要想攻下先守上,要点就在肩不僵。
13、上三步
这个三步与前同,后要用力前要弓,
切记领劲首要正,否则人在云雾中。
14、掩手肱拳
这与上招紧相连,先掩敌手再出拳,
蓄而后发劲贯足,敌命打击心胸间。
15、金刚捣硾
右肘上击速转身,接着又用三捣硾,
切记重心左胯拦,否则身体难站稳。
陈氏太极拳介绍
原为陈家沟拳术是一套传统拳术,属于太极拳流派之一。集长拳、炮拳及红拳之术,源自明末清初河南省温县陈家沟人陈王廷,陈式太极拳有良好的健身作用。
风格特点
陈氏太极拳不仅以沾、粘、连、随独树一帜,直至今天它还保存着窜、蹦、跳、跃、闪、展、腾、挪和发放于外,具有缠绕坚无不摧的`弹性爆发劲。陈氏太极拳虽有一路、二路之分,又有小架、大架之别,但其宗理一也。
陈氏太极拳一路,以柔为主,柔中有刚,以腰为主宰,处处用螺旋缠丝劲。它是:“以意行气”,“以气摧形”;一静百静,一动则四肢百骸相随,腰是发劲之源。在练习时运行须柔缓、圆弧、缠丝;应左右呼应,前后连贯,内外一致,周身相随;还要呼吸自然,虚实分明,沉肘松肩、含胸、塌腰、泛臂、快慢相间,蓄发并用。
陈氏太极拳二路炮捶,以刚为主。刚中寓柔,这种刚劲来源于丹田,是先天之气,决非僵硬之力。它能以不同的方向、角度发出无坚而不摧的弹簧般的刚毅力量。这种刚毅弹性的爆发劲,必须在一路缠绕绵绵的轻柔运动的基础上,进行坚持不懈地锻炼才能获得。决不能横气填胸和用后天拙笨僵力肆意强求。为此,练陈氏太极拳,有柔不可无刚,无刚则摧敏不捷;有刚不可无柔,无柔则失去轻灵圆活。有刚有柔,刚柔相济,阴阳开合变化无间,就是太极。所以“以意行气”、“圆弧缠丝”、“周身相随”、“刚柔相济”、“快慢相间”、“蓄发并用”和弹性的“爆发劲”等就有机地构成了陈氏太极拳的独特风格。
拓展:陈氏太极拳24式口诀
1、无极起式
吸气、放松、棚、挤、放松、缓手、捋、缓手、按、放松
2、金刚捣碓
正向混元圈左右左、放松、左捋、右捋、勾擦脚、放松、再捋、转身分掌上步勾拳、放松、反背锤、反背掌、提膝砸拳落脚、放松
3、懒扎衣
武松脱铐、金丝抹眉、缓手、合十字手、分掌顶膝、插掌后插脚、拦腰掌、放松
4、六封四闭
丹田内转、挤手、放松、缓手、捋手、放松、再缓手、双按掌、放松
5、单鞭
刁拦手、打肘、勾子手、勾擦脚、丹田内转、横击掌、立掌坐腕、放松
6、白鹤亮翅
正向圈、右捋、放松、转身收脚上步、前肩靠、分手、上步背肩靠、放松
7、斜行拗步
提膝、落步推掌、放松、右搂掌左搂掌、前插掌、缓手、横击掌、放松
8、提收
退步、提收、放松
9、前蹚拗步
上步前挤手、拦手、里合腿、擒拿手、扑面掌、放松
10、掩手肱锤
左捋手、右拳、转身、缠丝手、反背锤、盘肘、八字手、提拳下落分开、掩手肱锤、放松
11、披身锤
倒拔垂杨、放松、横摆掌并步、上步撩阴掌、开立步、放松、缓手、分开、合十字手、上开下合、下开上合、五花手、斜冲拳、放松、披身锤右左右
12、背折靠
背折靠、放松
13、青龙出水
左披身锤、右摆拳、指裆锤、放松
14、双推手
丹田内转、挤手、转身缓手、上步双推掌、放松
15、三换掌
三换掌一二三、放松、肘底锤
16、倒卷肱
倒卷肱一二三、放松
17、退步压肘
一二三四、左退步压肘、盘肘、转身、右退步压肘、放松
18、中盘
缓手、上步斩(切)腕、太极圈、中盘
19、闪通背
太极圈、合(收)脚、前肩靠、拦掌、放松、上步拦掌戳喉、放松、拌摔(勾脚摔)、转身、退步闪通背
20、击地锤
掩肘并步冲拳、放松、右搂左搂、上步、击地锤
21、平心锤
反背锤、穿心肘、转身、海底翻花、胸折叠、盘肘、平心锤
22、煞腰压肘
并步反背锤、煞腰压肘、放松
23、当头炮
双抓拳、转身踏步、当头炮、放松
24、收式
上步撩阴掌、开立步、收式一二三、起身、结束
太极拳有哪些种类
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等。
1、陈式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是太极拳中最不像太极拳的拳种,是陈王廷集蒋发所授的三丰太极拳与陈式炮捶改编而成,陈家十四世陈长兴将秘不外传的三丰原式太极拳传给了杨露禅,后来太极拳分成了杨、吴、武、孙、赵堡五大流派。
2、杨式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是历史悠久的拳术,太极拳的重要流派之一,是由河北省邯郸市永年人杨露禅及其子杨班侯、杨健侯,其孙杨少侯、杨澄甫等人发展创编的。由于杨氏太极拳姿势开展,平正朴实,练法简易,因此他深受广大群众热爱,开展得最为广泛。
3、孙式太极拳
孙式太极拳是一种传统拳术,属于太极拳流派之一,清末河北省完县(今顺平县)人孙禄堂(1860-1933)所创。是在武式太极拳基础上,吸收形意拳进步必跟,退步必撤的步法、八卦掌拧旋敏捷的身法和两门拳术手法,创编成的。
4、吴式太极拳
吴式太极拳是中华传统拳术之一。以柔化著称,架子斜中寓正、松静自然,大小适中。推手时,守静而不妄动,以善化见长。吴式太极拳,分南北两派,南派为吴鉴泉宗师传承,其传人主要有吴公藻、吴公仪、吴英华、马岳梁、徐致一等。
5、武式太极拳
武式太极拳为我国传统太极拳五大流派之一,其理法原理丰富完整又邃密细腻,"以求太极(内形)为主,走内劲,以意行气,练精、气、神三者合一"。
太极拳的7个特点
太极拳的7个特点
太极拳运动的特征是轻松柔和、圆活自然、上下相随、连绵不断、虚实分明、刚柔相济、螺旋缠绕、运劲抽丝。并将其特点归纳为七点。下面是我整理的太极拳的7个特点,欢迎大家阅读。
神情安详、意识主导
练习时要保持神情安详,排除思想杂念,避免情绪干扰,以神领气,以气领形。这样做是因为只有神静才能以意导气,气血才能周流畅通。
气沉丹田、含胸拔背
含胸,即胸略内含而不挺直;拔背,即指脊背的伸展。能含胸、拔背,气则更能沉于丹田。
全身放松
身体自然放松到上要沉肩坠肘,下要松胯放腰。体松则可使经脉畅达,气血周流。
形气神协调、浑然一体
要求外动于形,内动于气。在外在的形式上,太极拳强调根在于脚,发于腿,轴于腰,形于手指,只有手、足、腰协调一致,浑然一体,才能上下相随,流畅自然。
以腰为轴
太极拳中,腰被作为各种动作的中轴,要求始终保持中正直立,虚实变化皆由腰转动,所以腰宜松,宜正直,腰松则两腿有力,正直则重心稳固。
连绵自如
太极拳动作要轻松自然,连绵不断。不得用僵硬之拙劲、宜用意不用力。动作连绵,则气流通畅;轻松自然,则意气相合。
呼吸深匀
太极拳要求神、气、形的统一和协调,神、气、形的统一协调关键在于气的作用,而气的作用的发挥依赖于呼吸。呼吸深长均匀则意味着气能达于根,气机和调。通常,吸气时,动作为合;呼气时,动作为开。呼气均匀,气沉丹田,则气血舒畅,开合有度。
扩展阅读
什么环境适于练太极拳
在阳光下运动有许多好处,可以多接受紫外线的`照射。一般,在阳光斜射时练习较好。在夏季,体弱者更应避免在直射光线下练习,可借树荫等透入光线的地方练习为宜。
空气越新鲜越好。空气污浊,多含二氧化碳、烟灰、尘埃、细菌等物,吸入肺内是不利健康的。
初学者和体弱有病者最好在平坦宽敞的地方练拳,以便立稳。但熟练后地面不平坦也可以练习,这对脚的适应力还有好处。有益于推手技术提高。
环境幽静容易做到精神集中,情绪镇定。这对初学者尤为重要,因为初学者最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如果没有幽静处所,就"闹中取静"进行锻炼,时间长了也可以适应。另外,集体练习,也可配音乐,能使动作整齐,节奏分明,也有助于初学。
有人说雾天练习太极拳对健康不理。这个问题要具体分析。空气中的水蒸气迁冷而凝结成小水珠,浮游在接近地面的空间,形成了雾。如果在空气新鲜而有雾的地区练拳,对身体健康并没有不良影响。
在烟尘和废气较多的地方。本来就不宜练拳。废气多的地区有雾时空气更坏,因为雾会使大气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和稀释,所以雾天练拳要避开空气污染的地段。
太极拳的总体特点
太极拳在技击上别具一格,特点鲜明。它要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主张一切从客观出发,随人则活,由己则滞。为此,太极拳特别讲究“听劲”,即要准确地感觉判断对方来势,以作出反应太极拳。当对方未发动前,自己不要冒进,可先以招法诱发对方,试其虚实,术语称为“引手”。一旦对方发动,自己要迅速抢在前面,“彼未动,己先动”,“后发先至”,将对手引进,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转移对方力量,乘虚而入,全力还击。太极拳的这种技击原则,体现在推手训练和套路动作要领中,不仅可以训练人的反应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体素质,而且在攻防格斗训练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太极拳技击法皆遵循阴阳之理,以“引化合发”为主要技击过程。技击中,由听劲感知对方来力大小及方向,“顺其势而改其路”,将来力引化掉,再借力发力。
太极拳的八种劲:掤(用于化解或合力发人),捋(用于借力向后引力),挤(对下盘的外掤劲),按(对上盘的外掤劲,或作反关节拿法),采(顺力合住对方来力,或作拿法),挒(以侧掤之劲破坏对方平衡),肘(以肘尖击人),靠(以肩膀前后寸劲击人).太极拳是一种技击术。其特点:“以柔克刚,以静待动,以圆化直,以小胜大,以弱胜强”。
全面性
太极拳是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是一种具有汉族传统文化特色的综合性学科,它涉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与人体本身有关的问题,包括古典文学﹑物理学﹑养生学﹑医学﹑武学﹑生理学﹑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体现东方文学的宇宙观﹑生命观﹑道德观﹑人生观﹑竞技观。
适应性
太极拳动作柔和﹑速度较慢﹑拳式并不难学,而且架势的高或低﹑运动量的大小都可以根据个人的体质而有所不同,能适应不同年龄﹑体质的需要,并非年老弱者专利。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亲身实践,无论是提高技艺功夫,还是益寿养生,无论是个人为了人生完善自我者,都能参与太极拳,并从中获取各自需要。
安全性
太极拳松沉柔顺﹑圆活畅通﹑用意不用力的运动特点,既可消除练拳者原有的拙力僵劲,又可避免肌肉﹑关节﹑韧带等器官的损伤性。既可改变人的用力习惯和本能,又可避免因用力不当和呼吸不当引起的胸闷紧张﹑气血受阻的可能性。
;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文!我们希望通过对太极7的问题进行探讨,为您提供了一些有用的见解和解决方案。如果您需要更多帮助或者有其他疑问,请不要犹豫与我们联系。
版权说明:如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皮努努下载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和附带本文链接;
相关推荐
- 排行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