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出行
学上海话(上海话入门100句)
1周前 (07-09)类别:交通出行
- 发布日期:2025-07-17 07:07:26
- 所属类别:交通出行
- 下载人数:4556
- 版本:
- 大小: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
学上海话(上海话入门100句)介绍
上海话绕口令一起来学一学
绕口令是中国民间语言游戏,将声母、韵母或声调极易混同的字,组成反复、重叠、绕口、拗口的句子,要求一口气急速念出。
上海人管白不叫白,叫雪雪白(些些拔)。
上海人管黑不叫黑,叫墨墨黑(么么喝)。
上海人管黄不叫黄,叫蜡蜡黄(嘞嘞王)。
上海人管稀奇不叫稀奇,叫奇出怪样。
上海人管杂乱不叫杂乱,叫一天世界。
上海人管偏僻不叫偏僻,叫妖泥角落。
上海人管暗示不叫暗示,叫豁翎子。
上海人管脸色不叫脸色,叫轧苗头。
上海人管巧合不叫巧合,叫啱啱较。
上海人管聊天不叫聊天,叫噶山胡。
上海人管沾光不叫沾光,叫敲竹杠。
上海人管挑刺不叫挑刺,叫捉班头。
上海人管挨批评不叫挨批评,叫吃排头。
上海人管赚钱不叫赚钱,叫扒分。
上海人管暂停不叫暂停,叫奥斯两开。
上海人管无法无天不叫无法无天,叫神之胡之。
上海人管挨打不叫挨打,叫吃生活(切桑卧)。
上海人管出风头不叫出风头,叫扎台型(:则代应)。
上海人管流氓不叫流氓,叫阿飞(阿fi)。
上海人管教训你不叫教训你,叫搞搞路子(告告路子)。
上海人管喉咙响不叫喉咙响,叫五斤哼六斤(恩斤哼落斤)。
上海人管固执不叫固执,叫头皮撬(豆比缴)。
上海人管讲大话不叫讲大话,叫掼浪头(拐浪豆)。
上海人管拗造型不叫拗造型,叫摆标景(把彪今)。
上海人管不行不叫不行,叫不来塞(伐来塞)。
上海人管托儿不叫托儿,叫连裆模子(里当模子)。
绕口令《哈刚有啥额刚头》(带普通话翻译版)
隔壁宁家屋里头(隔壁邻居家里)
交交关关小居头(有很多很多的小孩子)
阿杜阿腻阿三头(老大老二老三)
一直排到阿八头(一直排到老八)
名字叫得老噱头(名字起得很有意思)
阿杜小头头(老大小头头--小领导)
阿腻烂泥头(老二烂泥头)
阿三洋葱头(老三洋葱头)
阿四长杠头(老四长扛豆)
阿xx香头(老xx香豆)
阿六咸菜头(老六咸菜头)
阿七芋艿头(老七芋艿头)
白相是阿八头(玩是老八)
嗦只橡皮奶奶头(嘴里叼着奶嘴)
太阳照到床旺头(太阳照到床上)
一家宁家捂披头(一家人还在捂被窝)
统统了生孽疖头(头上都生了热疮)
人人才剃光榔头(每个人剃了光头)
吃特三把盐炒头(吃了三把盐炒豆)
册特八泡无厘头(拉了八次大便)
伊拉屋里爷老头(他们家里的爸爸)
有的一只杜鼻头(有一只大鼻子)
国泰门口一嘎头(一个人在国泰电*门口)
打桩模子翻跟头(做倒卖票子的黄牛)
杜鼻头会轧苗头(大鼻子很精明)
生意碰碰起蓬头(生意经常很好)
有了一眼花纸头(有了一些钞票)
乃么开始轻骨头(开始骨头就轻了)
中国**开户头(中国**开了户头)
登了外头掼派头(在外面充大款)
一眼眼路拦叉头(一点点路也要叫出租车)
香烟老酒过腻头(香烟老酒过瘾头)
难办发廊汰汰头(偶尔去发廊洗头)
顺便捏捏节节头(顺便做个脚部**)
回到屋里耍滑头(回到家里耍滑头)
袋袋里厢扛拉头(口袋里只放了零钱)
伊拉娘叫兰花头(他们的妈妈叫兰花头)
恶型恶状翻行头(很恶心的打扮和穿衣服)
跟伊拉爷别苗头(跟他们的爸爸较劲)
杜鼻头常怕当寿头(大鼻子恐怕被当作傻瓜)
怀疑伊了轧姘头(怀疑他老婆在外面有姘头)
吃饱老酒挥拳头(喝了老酒挥舞拳头)
对老伊额骷榔头(对准她的脑袋)
穷心穷恶一记头(狠狠地打了一下)
兰花头伐是好无头(兰花头也不是好惹的)
对准杜鼻头额下头(对准大鼻子的下面)
撩起来就是一脚头(飞起一脚)
杜鼻头,触霉头(大鼻子很倒霉)
痛了一个多号头(痛了一个多月)
涅里外头避风头(白天在外面避风头)
亚里蹲了门口头(晚上蹲在家门口不敢进去)
常怕回起收骨头(怕又被打)
里革委里杜块头(居委会的大胖子)
电筒照老杜鼻头:(手电筒照着大鼻子)
蒙伊是伐是贼骨头?(问他你是不是小偷)
杜鼻头气得来瓜瓜抖:(大鼻子气得浑身发抖)
杜块头,么清头(大块头,你没脑子)
哈刚有啥额刚头!(不要没事胡说八道!)
上海话基本口语是什么
上海方言常用语:
1、侬好:nong ho(你好)
2、再会:zei wei
3、十三点:se sai di
4、傻瓜:que xi
5、很灵:lao ling guang e
6、你早饭/午饭/晚饭吃过没:nong zo fei/zong fei/ ya fei qie gu le fa
7、谢谢你:xia xia nong
8、笨蛋:gang bi yang zi
相关介绍:
上海话,又称沪语,是主要分布于上海的语言,吴语方言,属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注 2]。历史上的上海对外**风潮,使得上海话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如在香港、台湾以及美国、日本、澳洲等国家(地区),上海话亦有一些使用者。
随着迁入上海的非江浙**大量增加以及上海话近数十年在学校、电视、广播等受到的诸多限制,导致相当一部分上海人的上海话水平下降,乃至与上海话息息相关的本地文化逐渐流失。
上海旧属松江府,曾隶属嘉兴辖下,语言以嘉兴话为主。松江府成立后,松江地区方言在嘉兴话的基础上独立发展,形成吴语中发展相对滞后的松江话。
根据《松江府志》记载:明代是“府城视上海为轻,视嘉兴为重”。而到清朝则是“府城视上海为轻,视苏州为重”。苏州话因其权威性和丰富的文学形式(吴语小说、传奇、弹词和民歌等)对上海话也有过重要影响。
正宗的上海话有哪些
1、懈问相
“懈”发音同“解”。例如,纽子解开来,领带解下来。懈,怠也。例如:吤热天出去我“懈嗒嗒”。怠而不思动也。
“懈问相”,即露出懈到懒得开口问起之表情也,形容做事没劲,态度消极、不爽快。例如:人家侪拼命做,只有伊一个人懈问相。
2、收骨头
“收骨头”源自苏州话。例如:暑假结束,开学要收骨头了。长假放完了,下礼拜上班要收骨头咯。其实这是简缩版。
收是“收作”的简化。收作可表收拾,如收作房间;亦表整治、管束,如:看倷爷回来哪能收作侬。而骨头是“懒骨头”之简化,江南称懒人为“懒骨头”。
3、机关枪打棉花毯
此句曾经是很流行的口头禅,现在几乎听不到了,下半句为“挺讲不动气”。仅见于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夫妻之间。
例如:倷夫妻哪能吤?阿拉啊,伊讲伊嗰,我做我嗰,赛过“机关枪打棉花毯”,弗起作用。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机关枪”是影射女人说话又快又密。
4、呜哩吗哩
老上海话,现在说的人也少了。意思是含混不清,例如:伊讲闲话“呜哩吗哩”。亦作马马虎虎,例如:“呜哩吗哩”么算了。又作缠绕不清,例如:侬覅搭我“呜哩吗哩”哦。
有一说法认为,呜哩是芦笙声,吗哩是唢呐声。民间艺人向来不专业,所以含混,所以马虎,所以为了加钱缠绕不清,呜哩吗哩。
5、候分掐数
形容恰到好处、浑然天成、像算过一样。掐,音同克。例如:伊总归候分掐数到,早一分钟也弗肯。只写字台摆了沙发旁边正正好好,候分掐数喏。
“候”表示“依着”的意思。例如:弗好侪候牢小囡个。样样候侬啊?
“候分掐数”出于何处?据说源自裁缝依照尺上一分一分来掐着数,尺的最小计量单位是分,候分,就是非常精准的意思。
版权说明:如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皮努努下载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和附带本文链接;
相关推荐
-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