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安卓游戏>动作冒险> 正文
陶艺的意义与传承,陶艺之乡动作冒险

陶艺的意义与传承,陶艺之乡

1年前 (2024-05-25)类别:动作冒险

  • 发布日期:2025-11-04 12:37:38
  • 所属类别:动作冒险
  • 下载人数:9291
  • 版本:
  • 大小:

立即下载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

陶艺的意义与传承,陶艺之乡介绍

陶艺之乡在什么地方

宜兴市丁蜀镇,又称鼎蜀镇,由丁山(一作鼎山)、蜀山、汤渡三镇组成,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东濒太湖,西部为天目山余脉,面积73平方公里,人口14万,属宜兴市市区。丁蜀镇山水相依,风景秀丽,人文荟萃,是著名阳羡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江南旅游胜地之一。该镇先后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陶瓷艺术之乡”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丁蜀镇以盛产陶瓷而闻名中外,陶文化源远流长,制陶历史可追溯到五千多年前。目前是我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陶瓷生产基地和陶瓷产品销售集散地,被誉为“中国陶都”。丁蜀镇制陶始于新石器时期,有着五千余年的制陶史。至明清,方圆数十里几乎家家做坯,村村有窑,遍地是陶,清代著名词学家陈维崧留下诗句:'百锤家家哀玉响,青窖处处画溪烟',足见当时制陶的盛况。陶瓷产品以典雅、端庄、色泽古朴、工艺精湛而著称。其中的紫砂陶、均陶,青瓷、精陶、彩陶,被誉为陶瓷艺术的“五朵金花”,风靡天下。

陶艺的意义与传承,陶艺之乡

丁蜀镇琳琅满目的陶器世界,使人目眩神迷。古朴典雅的紫砂、浑厚端庄的均陶、晶莹明润的青瓷、洁白清新的精陶、鲜艳夺目的美彩陶、富丽堂皇的建筑陶、栩栩如生的工艺陶……犹如朵朵金花,丰姿绰约、群芳争艳,令人美不胜收、流连忘返。尤其是紫砂陶,以其古朴凝重、沉静素雅的色泽和精美绝伦的的工艺,有“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暑不易馊“的特点。被誉为国之瑰宝、天下一绝,多次荣获国际博览会金奖,成为众多收藏家收藏的对象,专门为90年北京亚运会、香港回归、2008年奥运会等重大盛会制作的紫砂茶具已成为具有永久纪念意义的珍贵收藏品。典雅的紫砂壁挂、精美的艺术挂盘成为时尚的追求。

建国后,陶瓷工业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现在有各类规模较大的陶瓷企业一百多家,主要品种有工艺日用陶、工业工程陶、建筑卫生陶、电子电器陶、园林陈设陶、特种耐火材料和陶瓷机械辅助材料七大类8700余个品种,其中有52种(类)产品先后获得国家、部、省优质产品称号,14个产品18次获国际博览会金、银奖和特等奖,外销到86个国家和地区。

丁蜀镇早在1995年就被江苏省列为对外开放工业卫星镇,目前已形成了陶瓷、纺织、机电、化工、轻工、建材、工艺品等富有地方特色、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流通服务业十分发达,是苏浙皖三省交界处重要的人流、物流交汇中心。境内蕴藏着丰富的陶瓷原料、石灰石等资源,物产丰富,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

陶艺的意义与传承,陶艺之乡

丁蜀镇是太湖“西走廊”上的重镇。地理位置优越,历来是商家必争之地。过境的宁杭高速公路、锡宜高速公路、新长铁路和104国道使之成为沟通宁、沪、杭的交通枢纽,至上海、杭州、南京、苏州、无锡的车程均不超过2小时30分钟。河网交错,大型船队可直达上海、张家港和江阴等港口,建有集装箱码头一座,水路运输经济便捷。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丁蜀镇--这座具有5000多年文化的历史名镇,必将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

陶艺之乡的乡村是哪一个

陶艺之乡的乡村叫盆窑村,位于延庆区旧县镇的盆窑村,被称为“陶艺之乡”。

博山陶瓷历史悠久,据考证,博山陶瓷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到了宋代,陶瓷生产已著称于世。不仅有白釉、青釉、黑釉及各种雕塑品,而且还有驰名中外的“雨点釉”、“茶叶末釉”。在陶瓷生产中还运用剔花、划花、印花、手绘作装饰,制作手法丰富多彩。

从明清开始博山逐渐发展成山东省陶瓷生产和销售中心,成为全国五大瓷都之一,产品不仅行销国内,而且销售世界各地。

宫廷内官监在颜神设“外厂”为皇室生产“青帘”等贡品,到明末,民间的琉璃生产也日趋发展。景泰年间,西冶街就有大炉4座,生产水响货和珐琅料。嘉靖前后,珠灯、珠屏、棋子、帐钩、枕顶等琉璃产品问世,逐渐形成琉璃行业。

1617年(万历四十六年),孙延寿等人发起组成了炉行醮会,这便是颜神镇琉璃行业第一个行业性组织。琉璃产品除在当地销售外,还运销到北京和江南各地。

丁蜀镇的陶瓷艺术节

江苏宜兴陶器以丁蜀镇所产最为著名。改革开放以来,宜兴陶器工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以日用陶器为大宗,“苏缸”、酒坛、砂锅等陶器,质坚耐用,美观大方,其中紫砂工艺陶的品种有壶、杯、碟、瓶、花盆、雕塑等,质地精密,造型讲究,装饰纯朴,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首届陶艺节 1988年5月7-9日

首届中国宜兴陶瓷艺术节于1988年5月7日上午在宜兴陶瓷陈列馆广场举行开幕式,市长张伯端致欢迎词,江苏省副省长李绶章致贺词,中顾委委员江渭清和副省长李绶章为陶艺节剪彩,中顾委委员杜平、朱穆之、江苏省委书记韩培信、省长顾秀莲分别为陶艺节写来贺词,中外来宾791人参加开幕式。

7日~9日3天陶艺节期间,举办陶艺表演、出口产品展览和陶瓷学术交流活动。

期间外来客商与宜兴企业正式签订15项供货合同,成交额637万美元。上海电视台专门组织首届陶艺节“大舞台”文艺晚会。

第二届陶艺节 1990年4月10日-12日

1990年4月10日至12日,第二届中国宜兴陶瓷艺术节在丁蜀镇举行,副市长林德意主持开幕式,代市长钱伟人致欢迎词,江苏省副省长吴锡军致贺词。全国**联副主任张绪武、原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储江及吴锡军剪彩。

应邀参加的有来自日本、美国、新加坡、加拿大、马来西亚和港澳台地区的友人、客商以及有关部门领导、宜兴籍知名人士、陶瓷专家、文艺界、新闻界的中外嘉宾1200多人。

期间进行了陶艺和民间艺术奉演。签订利用外资项目5个,总投资689万美元,外贸成交额9429.85万元。

第三届陶艺节 1992年5月5日-10日

参加本届陶瓷艺术节的中外宾客逾6000人,其中有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朋友、经贸客商、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近800人。1992年5月5日在新落成的宜兴市展览馆举行了开幕式。

第三届陶艺节期间共举办“陶都行”贸促联谊会、国际国内友好城市交往活动、港澳台侨宜兴籍人士爱家乡大联欢、首届紫砂陶文化国际研讨会,92宜兴春季商品交易会、大型民间焰火晚会和陶艺之光文艺晚会等18项活动,5日晚上的大型焰火晚会在宜城、丁蜀两地同时举行,场面热烈,气势宏大,盛况空前,两地观众达40万人。

第三届陶艺节贯彻“以陶为媒,以艺会友,扩大交往,促进发展”的宗旨,节日期间,全市共签署利用外资意向项目72个,合同利用外资5300多万美元;达成内资合作项目55个,总投资2.1亿元;**落实配套资金项目89个,引进资金6亿元;商品成交总额17亿元,其中外贸成交2.88亿元,推销地方产品7亿多元。

第四届陶艺节 1994年5月5日-10日

第四届中国宜兴陶瓷艺术节于1994年5月5日上午在宜兴工业展览馆开幕。本届陶艺节以艺为媒,突出经济,融经济、科技、文化、艺术、外事、旅游于一体,是一项经济科技交流、文化艺术交流和国际间友好交往的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的国际性盛会共举办节庆、经贸和艺术等活动30项,推出各类展馆和展览19个,其中带有国际性的活动4项,带有全国性的活动6项。

本市参与节日活动的工作部门、乡镇及单位达500多家全市直接参与者达十几万人次。节日期间,成功地举办了’94首届全国环保技术交易会,全国环保技术(常设)市场同时开业,举办了’94中国陶瓷艺术展评会“陶都杯”首届民间珍藏品评展拍卖会和首届中国书画珍品拍卖会、《宜兴紫砂陶》邮票首发式、第四届陶艺节书画系列展、宜兴市首届个体私营经济产品展销会、《陶都之春》大型文艺晚会。

首次举行了“荣誉市民”证书和金钥匙颁发仪式,顺利地与斯洛文尼亚共和国诺澳市签订了缔结国际友好城市的协议书。

新签外资意向项目127只,总投资3.25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95亿美元;出口创汇1885.46万美元,外贸成交11.26亿元,工业产品销售成交21.62亿元;内贸流通成交36.28亿元;新签内资项目156只,总投资13.16亿元;金融部门为新签项目配套引进资金1.02亿元,为生产企业引进流动资金8.67亿元。

第五届陶艺节 1996年 5月5日-8日

第五届中国宜兴陶瓷艺术节在宜兴举行。5日上午在宜兴体育场举行开幕式。5日下午,由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第五届陶艺节组委会、宜兴陶瓷公司联合举办的“96中国宜兴国际陶瓷艺术展”在宜兴陶瓷博物馆举行。有11个国家及国内主要产区著名陶艺家的300多件(套)精品展出。陶艺节期间,全市新签、推进合资合作项目105个,总投资3.23亿美元。完成外贸供货额15.9亿元,自营出口创汇4360万美元。落实内资项目64个,总投资2.77亿元,完成内贸商品销售总额39.12亿元。

第六届陶艺节 1998年5月5日-8日

第六届中国宜兴陶瓷艺术节于1998年5月6日下午在宜兴市人民剧院开幕。本届陶艺节坚持务实办节,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宗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本届陶艺节共邀请中外来宾1000余人,其中参加开幕式的外商532人,分别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新客商多,务实客商多,发达国家客商多,客商的层次较高。陶艺节突出外经贸活动的同时,安排陶瓷精品展、宜兴书画名人作品展、春季商品展销会、民间艺术展演、环保产品展示交易会等。

陶艺节期间,全市共签外资项目38只,总投资11750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7313万美元。推出的85只内资项目,洽谈成交的41只,总投资27669万元。签订各种技术成果合作转让协义120份,技术和产品成交总额近1亿元。

第七届陶艺节 2013年5月5日-8日

第七届中国宜兴国际陶瓷文化艺术节于2013年5月5日在宜兴市丁蜀镇中国陶都陶瓷艺术博览中心隆重开幕。开幕式上,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授予宜兴“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称号,何天雄与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立军为“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揭牌;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与我市合作共建“中国宜兴陶瓷出口共建基地”,王忠奇与宜兴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周中平共同为基地揭牌;迈克·摩尔、焦胥·格林等6位国际友人获得由王中苏颁发的相应荣誉证书;中国工艺美术**汪寅仙公布了“十大经典紫砂壶器型”。

此外,活动现场还揭晓了“第二届陶都宜兴十佳优秀青年陶艺家”最终入选名单。本届“陶文化节”特点非常明显,主要体现三大元素。一是国际元素,届时将有很多国际友城代表、国际友人受邀参加“陶文化节”。二是文化元素,众多文化名人将云集宜兴。三是旅游元素,旅游系列活动将贯穿“陶文化节”全过程,成为“陶文化节”的主角。

版权说明:如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皮努努下载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和附带本文链接;

本文地址:https://www.pinunu.com/dongzuo/tydyyy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