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健身
巨人之路(巨人之路图片)
7天前类别:运动健身
- 发布日期:2025-07-13 03:49:32
- 所属类别:运动健身
- 下载人数:6321
- 版本:
- 大小: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
巨人之路(巨人之路图片)介绍
“巨人之路”的成因与传说(巨人之路的形成)
“巨人之路”简介
巨人之路位于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西北约80公里处大西洋海岸,由数万根大小不均匀的玄武岩石柱聚集成一条绵延数千米的堤道,被视为世界自然奇迹。
300年来,地质学家们研究其构造,了解到它是在第三纪由活火山不断喷发而形成的。1986年“巨人之路”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巨人之路”是北爱尔兰著名旅游景点,198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在“巨人之路”海岸,4万多根这种玄武石柱不规则的排列起来,绵延几公里,气势磅礴,蔚为壮观。
“巨人之路”形成的原因
“巨人之路”实际上完全是一种天然的玄武岩。白垩纪末,雏形期的北大西洋开始持续地分裂和扩张,大西洋中脊就是分裂和扩张的中心,也是分离的板块边界。上地幔的岩浆从中脊的裂谷中上涌,覆盖着大片地域,熔岩层层相叠。
一股股玄武岩熔岩从地壳的裂隙涌出,像河流一样流向大海,遇到海水迅速冷却变成固态的玄武岩并收缩,结晶,岩浆的凝固过程中发生了爆裂,而且收缩力非常平均,于是就形成了规则的柱状体图案,这些图案通常成六棱柱。
这种过程有点像泥潭底部厚厚的一层淤泥在阳光的暴晒下龟裂时的情景。玄武岩熔岩石柱的主要特点是裂缝直上直下伸展,水流可以从顶部通到底部。
结果就形成了独特的玄武岩柱网络,所有的玄武岩柱不可思议的并在一起,其间仅有极细小的裂缝。由于火山熔岩是在不同时期分五六次溢出的,因此峭壁了形成多层次的结构。
关于“巨人之路”的传说
“巨人之路”又被称为巨人堤或巨人岬,这个名字起源于爱尔兰的民间传说。
“巨人之路”的传说一
“巨人之路”是由爱尔兰巨人芬·麦库尔建造的。他把岩柱一个又一个地运到海底,那样他就能走到苏格兰去与其对手芬·盖尔交战。
当麦库尔完工时,他决定休息一会儿。而同时,他的对手芬·盖尔决定穿越爱尔兰来估量一下他的对手,却被麦库尔巨人那巨大的身躯吓坏了。
尤其是在麦库尔的妻子告诉他,这事实上是巨人的孩子之后,盖尔在考虑这小孩的父亲该是怎样的庞然大物时,也为自己的生命担心。
他匆忙地撤回苏格兰,并毁坏了其身后的堤道,以免芬·麦库尔走到苏格兰。现在堤道的所有残余都位于安特里姆海岸上。
“巨人之路”的传说二
巨人之路是爱尔兰国王军的指挥官——巨人芬·麦库尔为了迎接他心爱的姑娘而专门修建的。
传说爱尔兰国王军的指挥官巨人芬·麦库尔力大无穷,一次在同苏格兰巨人的打斗中,他随手拾起一块石块,掷向逃跑的对手。
石块落在大海里,就成了今日的巨人岛。后来他爱上了住在内赫布里底群岛的巨人姑娘,为了接她到这里来,才建造了这么一条堤道。
以上关于“巨人之路”的成因及传说介绍到这里,了解更多内容可以点击文章下方的标签或专题查看。
巨人之路的介绍
巨人之路位于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西北约80公里处大西洋海岸,由数万根大小均匀的玄武岩石柱聚集成一条绵延数千米的堤道,被视为世界自然奇迹。300年来,地质学家们研究其构造,了解到它是在第三纪由活火山不断喷发而形成的。1986年“巨人之路”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巨人之路是北爱尔兰最有名的景点,位于贝尔法斯特西北约80公里处的海岸,这里有名主要是因为柱状节理的地貌,大概有4万根六边形石柱组成了8公里的海岸,巨人之路就是其中延伸入海的部分。巨人之路的这种地貌被认为是由后山喷发后熔岩冷却凝固形成的,灼热的熔岩冷却收缩结晶时爆裂呈现出规则的六边形形态
地质学家研究其中构造,发现这道天然阶梯是由活火山不断喷发,火山熔岩多次溢出结晶而成。经过海浪冲蚀,石柱群在不同高度被截断,便呈现出高低参差的石柱林地貌。在“巨人之路”海岸,4万多根这种玄武石柱不规则的排列起来,绵延几公里,气势磅礴,蔚为壮观。
扩展资料:
巨人之路区域划分:
包括低潮区、峭壁以及通向峭壁顶端的道路和一块高地。峭壁平均高度为100米。
大量的玄武岩石柱排列在一起,形成壮观的玄武岩石柱林。它们以井然有序、美轮美奂的造型,磅礴的气势令人叹为观止。
形成过程:
大约五千多万年前(即第三纪),在现在的苏格兰西部内赫布里底群岛一线至北爱尔兰东部火山非常活跃,现今爱尔兰和苏格兰两岛的熔岩高原就是当时大规模的熔岩流形成的。
喷发出来的玄武岩是一种特别灼热的流体熔岩。有记载,它的下坡流速每小时超过千米。流体熔岩较容易散布于很大的面积,于是就有泛滥玄武岩这一术语。
它们形成的大块熔岩遍布整个火山活动区。在印度的德干高原也有类似的地质情况,在4000~6000万年前,德干高原形成了万立方千米的玄武岩熔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巨人之路
“巨人之路”是怎么形成的
现代地质学家们通过研究其构造,揭开了“巨人之路”之谜。“巨人之路”实际上完全是一种天然的玄武岩。白垩纪末,雏形期的北大西洋开始持续地分裂和扩张,大西洋中脊就是分裂和扩张的中心,也是分离的板块边界。上地幔的岩浆从中脊的裂谷中上涌,覆盖着大片地域,熔岩层层相叠。
当时,北大西洋的主**置已定,但它的边界则处在形成和变化阶段。北美大陆与亚欧大陆虽已分离,但现已分离的北美大陆和欧洲之间新形成的海道依然处在发展之中。大约八千多万年前,格陵兰的西海岸与加拿大分离,但东南海岸仍与对面的不列颠群岛西北的海岸紧紧相连。大约两千多万年后,这些海岸开始分离。这一系列的地质变迁,导致大西洋两岸地壳运动剧烈,火山喷发频繁。现在的斯凯岛、拉姆岛、马尔岛和阿伦岛上,以及在苏格兰本岛的阿德纳默亨角和南部的爱尔兰的斯利夫·加利翁、克利夫登和莫恩均有大的火山。这些古老的火山在其初期时景色一定十分壮观,但有关当时的情况所留下的最重要的记录就是洪水、高原和玄武岩。
大约五千多万年前(即第三纪),在现在的苏格兰西部内赫布里底群岛一线至北爱尔兰东部火山非常活跃,现今爱尔兰和苏格兰两岛的熔岩高原就是当时大规模的熔岩流形成的。喷发出来的玄武岩是一种特别灼热的流体熔岩。有记载,它的下坡流速每小时超过48千米。流体熔岩较容易散布于很大的面积,于是就有“泛滥玄武岩”这一术语。它们形成的大块熔岩遍布整个火山活动区。在印度的德干高原也有类似的地质情况,在4000-6000万年前,德干高原形成了70万立方千米的玄武岩熔岩。
一股股玄武岩熔岩从地壳的裂隙涌出,像河流一样流向大海,遇到海水迅速冷却变成固态的玄武岩并收缩,结晶,岩浆的凝固过程中发生了爆裂,而且收缩力非常平均,于是就形成了规则的柱状体图案,这些图案通常成六棱柱。这种过程有点像泥潭底部厚厚的一层淤泥在阳光的暴晒下龟裂时的情景。玄武岩熔岩石柱的主要特点是裂缝直上直下伸展,水流可以从顶部通到底部。结果就形成了独特的玄武岩柱网络,所有的玄武岩柱不可思议的并在一起,其间仅有极细小的裂缝。由于火山熔岩是在不同时期分五六次溢出的,因此峭壁了形成多层次的结构。
“巨人之路”是柱状玄武岩石这一地貌的完美的表现。这些石柱构成一条有石阶的石道,宽处又像密密的石林。巨人之路和巨人之路海岸,不仅是峻峭的自然景观,也为地球科学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版权说明:如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皮努努下载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和附带本文链接;
相关推荐
- 排行榜